<%@ Language=JavaScript %> 我的故事
 

兰医生        HOMPAGE      

工作室我的简历献骨髓治疗康复病友故事媒体报道真情互动咨询问答相关资料随笔小札返回首页

              

  

     捐献骨髓

                       

中央电视台《讲述》专题节目

                               美丽女孩童馨萱的美丽行动(2001年11月16日)      

 

      2001年3月3日是童馨萱的22岁生日,摆满了鲜花的病房充满生机,一大早有人送来了一大捧红色的郁金香,娇艳欲滴的花特别的漂亮,绢带上写着:祝姐姐生日快乐!没有署名,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花是谁送来的。童馨萱灿烂地笑了,清澈的大眼睛里满载着欣慰和快乐,这一刻,童馨萱已经等了一年半了。
(图为童馨萱)
      
被隐瞒了的美丽行动

  童馨萱青春靓丽、活泼开朗,成长在上海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工作进入北京一家很不错的单位。虽然长大了,她在父母面前依然是一个爱撒娇的小女儿。

  可是两年前的一个晚上,童馨萱作出一个让做父母的心疼不已的决定──从小害怕打针的她要把自己鲜血中的造血干细胞,献给一位素不相识的患白血病的男孩子。

  1999年5月,《南方周末》上一篇不长的报道吸引了童馨萱的注意,深深地震撼了她。一个18岁的男孩子不幸得了白血病,但幸运的是他找到一个和他骨髓配上型的女孩,可以做骨髓移植手术。然而在手术前一天,女孩的母亲动摇了,她不愿让女儿冒险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于是,手术取消了。男孩的家属只得求助台湾的慈济骨髓库,刚刚找到合适的供体,男孩的病情恶化……

  童馨萱看到这则报道时,男孩已经离开了人世。报道旁边还刊登了男孩的照片,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在他应该是最幸福的人生时光,却承受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然后离开人世。

  善良的童馨萱哭得非常伤心,如果她是那个女孩,一定不会忍心看着本来可以救活的生命无助地逝去。童馨萱把这则报道拿给自己的好友看,本来开心的朋友们沉默了。童馨萱突然有一个想法:报名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刚刚动完阑尾炎手术的童馨萱一边休养恢复健康,一边开始收集相关资料,知道了通过提取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了白血病的孩子,就可以赋予他们新的生命。经过慎重考虑,1999年7月,童馨萱拨通了上海中华骨髓库的电话。电话中传来一种慈祥和善的声音,对童馨萱不明白的问题详细进行了解释,这声音更加坚定了童馨萱捐献骨髓的决心。

  9月19日,上海中华骨髓库通知她去验血,这时童馨萱才打电话给外地工作的爸爸:“爸爸,我报名参加骨髓库,今天验血,你先不要告诉妈妈。”爸爸并没有太吃惊,他了解自己的女儿,也为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傲。为了支持女儿的行动,他专程回上海,为童馨萱找了不少相关的医学书籍和资料。

  从小很怕打针的童馨萱这次没有感觉到疼痛。验血的是一位中年医生,他的动作特别轻柔,针头在童馨萱几乎没有任何感觉的情况下熟练地扎了进去,医生的细心让童馨萱头一次心情舒畅地走出医院。

  
            与陌生男孩的生死缘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忙碌的童馨萱渐渐将这件事情淡忘了。2000年6月,她收到红十字会寄来的一封信,让她再去检查。这时她得知自己和一个刚上初三的男孩子结下了不解的生死缘分。

  这次是妈妈陪同童馨萱到医院检查,她暗自祈祷自己能与男孩配上型。医生告诉她一共通知了5个人,有两个人没有来,另外两个人经检验,骨髓都没能与男孩儿配上。童馨萱轻松的心情一下子紧张了,自己是男孩子生存的惟一希望,如果自己再出现不符……她不敢往下想。

  还好,检查完毕,童馨萱的血液中六对因子全部与男孩儿相符,可以移植。10月,医院通知双方准备手术。

  然而,意外接连出现,男孩子的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支付一大笔医疗费有困难,如果单纯因为钱的问题放弃手术,实在是太可惜了。童馨萱发动身边的朋友,写文章呼吁,并在自己所在的公司募捐,钱总算够了,大家松了一口气。可这时男孩子又得了腮腺炎,抵抗力非常弱,而这种干细胞移植手术要求严格的安全期,只有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可以做,手术又拖了下来。

  回到北京,童馨萱一直牵挂着上海那个不知名的男孩子,盼望他快点好起好起来。2000年2月,她终于等来了上海的电话,当天她就坐飞机赶往上海。

  2月26日,童馨萱住进医院,注射促进干细胞生长因子的第一针。这种针剂的效果就是将骨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干细胞激活到血液中,然后再从血液中进行分离,移植到患者的体内,形成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按照医院的方案,连续五天的注射后,童馨萱体内干细胞的数量会成倍地增长,达到移植所需要的量后,随即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过去了,难以预料的是,童馨萱连续打了四天促生长因子的针剂,她体内的干细胞数量一点也没有增长,白细胞却激增到了危险的数量!医院把保护捐献者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他们当机立断,立即进行手术,即使提取不到足够量的干细胞,也要保证童馨萱的健康无恙。

  3月1日下午2:00,童馨萱带着未输完的液体被推进了手术室,给她抽针的时候,怕疼的童馨萱禁不住轻轻哼了一声,护士的手放得更轻了,惟恐弄痛了她。明白护士的忧虑,童馨萱笑着给护士打预防针,说:“我可能会叫,你们大家一定要摁住我,如果我真的叫,你们千万别害怕,一定要扎进去。”两支16号针头分别扎进童馨萱的左右手臂,鲜红的血液从童馨萱的右臂的血管流出,进入一个密封的仪器,经过高速分离,再从左臂流回体内。

  手术进行到一个小时后,医生告诉童馨萱一个好消息:分离后的血液中有了干细胞!童馨萱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这一年多的准备没有白费。看着医生和护士分离出的干细胞,一团一团的,非常美丽,可以救助那个男孩子了。自己的生命能够点燃生命,能够托起生命,她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是那么美丽。

  
           新生命延续的艰难

  按照男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的比例,童馨萱第一次的分离提取了248毫升含有干细胞的血液。看着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的自己的血液,童馨萱心满意足,但是她还是担心这不够身高一米七十多的男孩子需要的分量。手术结束后,医生和护士们为童馨萱纯朴、善良的品性感受叹不已,他们安慰童馨萱不用做第二次,那个孩子肯定能救活。

  在手术台上一动不动躺了四个半小时的童馨萱手脚已经麻木,医生用轮椅把她送回了病房,如果一切正常的话,等到手术移植成功,她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童馨萱焦急地等着手术移植后的消息,父母告诉她,移植的消息今天还不能出来,只有等明天了。童馨萱带着甜甜的微笑睡了,她睡得很香。爸爸妈妈其实没有告诉她真相,刚才他们从医生送来的报告中已经知道,由于男孩的体重是72公斤,需要的干细胞量远远大于常规的数量,明天,童馨萱还要再接受一次考验。

  3月2日早上,童馨萱早早醒来,对父母说,如果今天护士长不端着盘子进来给她打针,那孩子一定是得救了。可门被推开了,护士长走进来,放下手中的托盘,歉意地向她笑了笑,童馨萱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又做了一个鬼脸,将手伸了出来。她根本没有退缩的念头,她觉得自己和那孩子已经有了某种密切的联系,她有义务救他。她觉得挺开心,自己不用付出很多,就可以救一个人,一想到这,她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和高兴。

  为了保证手术成功,童馨萱郑重向医生提出请求,如果这次仍然没有足够的干细胞供移植,她宁可抽取骨髓,决不放弃救治那位男孩子的机会!

  
       救一个生命原本可以这样简单

  有一个镜头给童馨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一直没有找到合适他的供体,孩子的母亲是一个乡下人,她本以为童馨萱也是白血病患者,很同情她,当知道童馨萱是骨髓提供者时,这位母亲非常激动,她激动地和童馨萱说了很多话。虽然她不会说普通话,童馨萱听不懂她说什么,但是这位母亲的心她全读懂了。最让她感动的是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救助,善良的母亲还能为别人的孩子有救开心。

  手术持续到3月3日凌晨,为了不让童馨萱手脚麻木,老院长特意从家里带来很多棉垫,一块块垫在童馨萱身体下面。最后血液回流的时候,因为童馨萱血管很难找,所以针头由脚部插入,疼感比较强烈。院长拉着馨萱的左手,一直给她讲故事,讲着讲着,紧张了好几天的老院长实在太疲惫了,竟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凌晨2:00,报告出来,“完全够了!”一屋子焦急等待的人们禁不住欢呼起来。40分钟后,在药物反应下生成的大量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被输送到男孩子的体内,一个快要衰竭的生命又重新勃发了。

  按照国际惯例,捐献者与受益者之间是不能见面的。童馨萱住进医院后,好多次男孩子的父母都和她擦肩而过,虽然没有与他们交谈,但是从对方关心、感激的目光中,童馨萱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心情。3月3日早上6:00,兴奋的童馨萱偷偷跑到楼上,问护士小姐自己能不能看看男孩,护士将她带到无菌室的外面,隔着无菌室的玻璃,童馨萱只能看到男孩静静睡觉的背影,想到自己的血液正流淌在男孩子的身体内,童馨萱异常幸福和满足。



  骨髓移植手术的第二天是童馨萱22岁的生日,而患白血病的孩子都将骨髓移植这一天当作自己的第二个生日。这一天,童馨萱和男孩子的病房里摆满了洋溢着生机的鲜花,祝贺这段生死缘分。

  2001年3月28日,童馨萱接到上海的消息,接受移植的男孩已经从无菌室出来,这意味着他的所有指标已经开始恢复正常,免疫力也逐渐恢复,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就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拥有自己的生活,上高中、上大学、谈恋爱……童馨萱全家高兴极了。

  腼腆的童馨萱一直拒绝接受媒体的采访,她只希望悄悄地将这件事做完,不要被太多的人知道。但是经过爸爸的劝说,她意识到社会上还有很多人不了解骨髓捐献的过程,而了解的人越多,就意味着能得到救助的人越多。于是,童馨萱坦然地走入了《讲述》的镜头中。

 

   返回